欢迎光临山东金润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! 网站首页 | 联系我们 | 经销商登陆
新闻中心News & Trends
新品推荐products
 
 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一次家居定制的经历,让我彻底理解供给侧改革!

发布时间:2018-03-01 新闻来源:小编 浏览次数:

现在大家都说,传统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,那有没有从另一个角度考虑——或许这才是正常的合理利润,以前那是暴利,市场经济就是各行各业的利润大体一致,除非新兴行业或少有人竞争的行业。你是根据过往的经历、甚至成功范例来看待当下的现象,这何尝不是一种路径依赖?


路径依赖就是活在过去,不能用发展的、变化的眼光看待事务。


中国北方因大量烧煤,每到冬季总会迎来让人呼吸窒息的雾霾季,不少人因此海南买房、海外置业,并催生了一个群体——环境移民,本以为雾霾很难治理的北方,这个冬季却出现了长久的蓝天白云。

,


不管是改革开放之初,还是八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波,抑或是1992年的东欧剧变,甚至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,中国崩溃轮屡屡登台亮相,也因此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热、留学热、置业热,可如今回过头看,这些人确实完美的错过了中国四十年的经济发展红利,是路径依赖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认知能力。


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是一盘腾笼换鸟、新陈代谢的大棋,你看到的关门倒闭、死亡阵痛,是被腾出的鸟、被代谢的落后产能供给,是必要的成本付出,属于一种类似凤凰涅盘后的浴火重生。


随着这盘大棋的深入,更多的好处将会慢慢的展现出来,如果你还没理解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,那就再次感受下今冬北方的蓝天白云。

,

对于普通人来说,政府的方针/政策似乎总觉得艰深晦涩、难接地气,比如近两年政府大力倡导的去产能、供给侧改革、消费升级、产业升级等。


如果你至今对此仍没有形象认识的话,那我就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加深你的理解,顺便也解惑一下你经常听到的抱怨,如工厂关门、店铺撤离、实体惨淡……


1

做柜子的亲身经历


今年装修房子,因为不着急入住,所以就想着精挑细选一下——不仅仅是为了选好的,也是为了想省钱。


有过装修经历的人都知道,这些年新房装修中的家居——鞋柜/衣柜/书柜/电视柜/飘窗柜等大多是量身定做的,不是那种装修时木工现场制做,而是家居厂商分布各地的销售公司上门量好尺寸,数据传回厂家后机器制做,之后负责送货上门并安装。


中间的曲折经历我就不说了,只说结果——我居然选了两家定做柜子的公司,一家属于离当地不远且不知名的公司(因为先选,暂且定名为A公司吧),另一家则是全国知名的家居定做厂家,并且是上市公司(因为后选,就定名为B公司吧)。


A公司的价格是,按照柜子的展开面积计算每平200元,B公司的价格是每平300元,二者有近50%的价差,交货时间都是最长不超过45个工作日。


A、B两公司签订合同前后相距1个半月,可近乎是同时送货安装的——A公司用了近3个月,B公司只用了1个月多点。


为什么呢?


快到交货时间时,A公司的销售给我电话:“哥,不好意思啊,柜子要延迟交货,最近环保查的比较严,工厂不让开工。”因我入住不急,也没太苛责,只是强调“把活干好,重要的是柜子质量”。


终于等到A公司的柜子送货安装了。因墙面倾斜或凸凹不平,安装完毕后,就会发现在柜顶与墙顶结合部出现大小不一的缝,如果缝小的话可以用玻璃胶封堵,如果缝稍微大些的话就很难处理——当然影响美观了,可A公司定做的柜子就留有不少这样的缝!


A公司说是装修公司没把墙体抹平,我问了下装修公司,得到的回答是开发商就没把墙垒直!遇到这种事,总是相互扯皮、互推责任,我也就没再追问开发商——太耗费时间和精力。安装期间,发现又少了一块隔板,恰巧当天又没装完,就约定安装工人再来一回(做隔板时又用了20多天,因为环保督查,不让开工生产)。


没两天,B公司的柜子来了,规整打包的一件件送到家里——而A公司是把主要柜体装好后送来的,理由是在业主家现场组装,经常出现配件丢失、不全的情况。


在B公司安装完毕后,我发现墙顶就封闭的很紧密——考虑到墙顶的凸凹不平,它们就做了个顶部隔板,可以按照墙顶缝的大小情况进行裁割。此外,制作工艺和安装的精细度,我都很满意(是的,就是价格贵些),后来我还让来补装的A公司工人参观学习。


从这次购买家居的经历,让我对国家的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有了一些思考。


2

去产能与供给侧改革


去产能指的是去落后产能、过剩产能、污染产能;供给侧改革是让企业为市场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。


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提法是“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”,供给侧改革就是产业升级、品质升级,就是为了迎合新中产的消费升级——让中高收入人群把消费留在国内,而不是海外买买买,如海淘、代购、甚至是奢侈品消费,为了一个马桶盖/电饭锅的就远赴日本。


我所经历的A公司就属于要去产能的对象,而B公司就属于供给侧改革的方向:环保一督查,A公司就停工,说明它是中小厂商、并且环保不达标或不怎么达标,而要建一套达标的环保体系是很花钱的,只有大的厂商才有能力(自己的实力/融资的实力/符合政府补贴的要求等)去做,所以作为上市公司的B厂商就没有因环保督查停工,并能按时保质的交付合格的商品。


此外,无论B公司的商品还是安装服务,相较于A公司来说都更优质——这不就是供给侧改革下的品质升级和满足消费升级的要求么?!


我们时不时的会看到/听到一些新闻:某某地区的工厂大量关门倒闭、某某商场空空荡荡/店铺大量撤离、实体经济惨淡经营/中国经济堪忧……可我问你:经济若真如描述的如此恶劣,为什么商品依旧琳琅满目且价格没有暴涨?为什么社会这样稳定且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?


实际的情况很可能是:


倒闭的工厂就是要去的产能,反正产能过剩、供大于求,死掉一些落后的/低端的/污染重的企业,对整个市场供给没有任何影响,所以商品依旧琳琅满目且价格不涨;


空旷的商场和撤离的店铺,是因为没有满足新中产的消费升级需要——商场的作用越来越转向于体验、感受,若只是标准商品的购买那就去网上买好了,既省时省力、又随时随地。


所谓实体经济惨淡是落后实体的惨淡,所谓经济堪忧是因为你只看到即将被淘汰的那一部分而已。


那像类似A公司的企业该怎么办呢?从政府的角度看,最好能并入B公司的产能系统,既能达到了环保标准,又提升了商品和服务的品质。即使破产倒闭又如何呢?市场空缺很快会被B公司填补上的。


唯一的问题是,A公司倒闭带来的失业增加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,这也好解决——A公司原有的工人/销售等人力资源会流入B公司,或流入市场中其他的行业和领域,地方财政也会因经济的转移成功而弥补之前得收入亏空。


有些人就会说了:产业升级了,品质提高了,可价格也贵了啊,那些中低收入人群怎么消费呢?


一是让这些人群转型到升级后的行业中去就业,把收入提高;


二是保留一些与之消费相适应的产能(但现实是为了保护低价格的产能,却把中高收入人群推向了国外);


三是像很多发达国家曾经做过的那样,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国外。


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事物的表象,未必能探究背后的逻辑,还是圈子的局限和视野的狭隘。


3

圈子局限与认知能力


这两年流行一个词——认知,推崇一项行为——提升认知能力,就是跳出自己既有的圈子、站在更高的视角,以更宽阔的视野和格局、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。


一些小厂关门了,我们先不要急嚷嚷的论断实体经济衰退了,得分析下关掉的是什么性质的工厂,是不是一些落后的、重污染的过剩产能?


一些商场空荡荡或一些店铺撤离了,我们先不要急匆匆的下结论商业萧条了,得分析下生意不好的是一些什么性质的商场、什么性质的店铺,是不是难以满足消费升级、且只是简单售卖商品的过时商业形态?


AI技术的发展,很多工作将被机器替代,我们先不要武断的判定失业大潮将来,得分析下被替代的是什么性质的工作,人们是否本就应该从简单、重复、死记硬背的工作中解放出来?


……


你看到的悲观绝望,只是正常的新陈代谢。


Copyright © 2017 jiurunlihua.com  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鲁ICP备16020147号-8     所有版权归山东金润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  鲁ICP备16020147号-8
400-0808-304